登录/注册后您将获得:
政策推送
个性化推送政策信息
政策查询
海量官方政策原文信息
企业查询
快速查询企业
数据导出
支持政策信息数据导出
400-086-8855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资讯 > 关于2024年度制造业“智改数转”标杆企业名单的公告

关于2024年度制造业“智改数转”标杆企业名单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9日 10:29:03 发布部门:绵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收藏

为贯彻落实《绵阳市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智改数转”标杆引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我局面向全市制造业企业开展了2024年度制造业“智改数转”标杆企业遴选工作。按照企业自主申报、县(市、区)园区推荐、专家现场评审、审核、公示等程序,确定了绵阳市2024年度制造业“智改数转”标杆企业名单,现予以公布。

附件:1.2024年度制造业“智改数转”标杆企业名单

      2.2024年度制造业“智改数转”标杆企业简介

绵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4月7日

附件1

2024年度制造业“智改数转”标杆企业名单


序号标杆类型企业名称所在地区
1行业标杆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区
2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区
3绵阳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新区
4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城新区
5正大饲料(绵阳)有限公司经开区
6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涪城区
7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涪城区
8四川华岭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江油市
9雅化集团绵阳实业有限公司游仙区
10区域标杆四川东方雨虹砂粉科技有限公司北川县
11绵阳市斯麦尔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梓潼县
12跃迁标杆四川信立包装有限公司涪城区
13绵阳海立电器有限公司经开区


附件2

2024年度制造业“智改数转”标杆企业简介

(一)行业标杆(9家)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2024年数字化水平达到协同优化阶段,其智能工厂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案例。年内投入超2847万元实施专项改造,重点突破智慧大屏产能提升核心技术:运用数字孪生技术重构物流体系,实现立体库设备级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存储容量激增450%,大板生产效率提升32.2%、产能增长超50%,创行业新标杆。同步推进线边仓动态盘存、设备可视化维修、机器学习预测性维护等创新,全价值链优化使交付计划准确率超98%、生产排程准确率达99%,物料上线合格率99.25%。此次升级是继2020年行业首创全流程仓储衔接后的又一突破,持续为制造业提供"智改数转"实践经验,助力争创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

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长虹控股集团旗下子公司,是集全系列碱性电池、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长虹新能源建成行业领先的碱性电池5G全连接工厂,依托5G专网构建数字化闭环管理体系:AI视觉检测实现电池全量自动化质检,误判率显著下降,检测精度提升至99.99%且耗时仅3秒;5G+MES系统贯通生产全周期数据链,支撑柔性生产与多车间协同;AGV物流系统降低16.67%物流强度,数字孪生生产线实时映射物理设备运行。项目实现人效提升10%、不良率下降15%、设备维护成本减少10%,关键制造指标CPK提升至1.4-1.5,综合能耗降低3.5%。该方案创新融合IT/OT技术,形成5G+AI质检、智能物流等可复用的数字化场景,为电池、电子制造等行业提供从网络基建到智能执行的完整解决方案。

绵阳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绵阳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放换电和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是集产品研发、制造及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企业通过全面数字化建设成果显著:年产能破40万台,较23年增加25万台,成本降30%,营收涨300%,利润升125%,产品制造异常响应时间缩80%,一次合格率达99.98%,市场故障率低于10ppm,生产全流程可追溯至单颗物料,过程标准化作业提效20%,图纸文件错误率归零,实现绿色无纸化。其数字化转型聚焦生产管理难点、效率瓶颈与浪费,围绕“质量、成本、效率”搭建改善模型,打通ERP等系统数据,构建数字化协同平台,重视信息安全保障数据与系统安全。企业还积累20余项发明专利,构建全流程数字化体系,引领上下游60家企业数字化改革,其数字化经验适用于生产制造行业,助力探索新业务,形成“研-产-供-销”数字化生态,为小企业整体“智改数转”提供可借鉴的模式与路径。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专业从事数字音视频终端、数据通信终端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及行业应用服务的高科技企业。九州电子2024年完成智能化升级,构建“九洲云”数据中心、全光网络及5G专网,部署APS智能排产系统与虚实融合平台,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视化管控;新增自动化产线与智能检测设备,推动效率、合格率等核心指标全面提升,成功转型智能制造。公司以数字化战略为牵引,搭建产供销一体化平台,依托数据湖仓与智能驾驶舱打破数据孤岛,联合高校攻克技术难题并培育专业人才,形成"研-产-用"闭环。作为四川智能家电链主企业,其转型模式兼具可复制性与行业引领性: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区域产学研协同、带动产业链数字化联动,实现竞争力跃升,为制造业"智改数转"提供实践经验,助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正大饲料(绵阳)有限公司。绵阳正大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川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饲料企业。正大饲料(绵阳)2024年通过智能化升级实现多维突破:部署自研CPS自动配料系统整合ERP/MES/WMS,构建配方精准闭环管理;建成700吨散装仓及全液压卸货体系,效率提升3倍,年省成本350万元;物联网实时监控养殖料塔数据驱动"以销定产",库存周转率激增237%。成效显著:生产效率提升76%、单位成本降9.8%、产值达5.7亿元,综合能耗降9.2%。创新形成四大模式:全链闭环+垂直深耕,打通生产管理全流程,破解配方粗放等行业痛点;数据驱动+生态协同,物联网串联养殖-生产-物流,构建质量追溯全链体系;绿色智造+循环经济,散装化年省包装成本,粪污资源化利用降环境负荷;柔性生产+个性服务,AI定制配方+猪博士APP实现智能下单结算。作为行业标杆,其改造路径实现三重价值:经济效益层面,年纳税超千万,带动农牧物流产业链升级;绿色层面,散装化与智能化助力年减排,打造低碳样本;社会层面,输出智改经验赋能中小企业,推动区域数字农牧生态圈建设。以"点-线-面"渐进式革新,成为全国饲料行业智改数转领先企业,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2024年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认证。绵阳惠科建成全流程智能化体系,依托自研"惠科云平台"实现设备互联与生产数据全链闭环管理,联合国产厂商突破工业机器人等关键设备技术,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2024年重点实施G8.6代线ADC智能质检项目,采用"预测检测服务器+AI算法"模式,质检数智化水平显著提升,核心产品合格率超98%(行业领先)。已形成生产监控、设备管理等系统案例,正推动链上企业构建"五化"智能工厂(供应链协同化/制造数字化/设备智控化/研发流程化/库存可视化),为新型显示产业链提供从技术突破到智能工厂落地的完整解决方案案例。以“五化”标准推动产业链整体升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绵阳涪城区,是全球领先的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富临精工2024年度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大力推进“智改数转”,成效斐然。通过搭建数字化智能实验室,完成ICT基础设施建设与智能检测装备配置,实现产品研发设计与试验检测数字化管理;建设智能中试线,采购数控等设备实现中试数字化控制,进而完成数字化信息系统搭建等工作,整合供应链形成生产制造质量管理闭环,提升中试能力、降本增效。其成功经验在于凭借强大技术研发能力与高素质团队保障改造,从设备数字化起步,逐步拓展至全流程数字化,形成“技术研发-设备改造-系统集成-流程优化”模式构建智能制造体系。富临精工不仅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树立转型典型激励同行,还作为区域龙头开放中试研发平台推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并在技术、设备、系统改造等方面为区域企业提供思路,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四川华岭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华岭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拥有行业领先的光器件、光模块制造基地,为客户提供光通信互联产品及解决方案。华岭数字工厂依托腾讯WeMake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AI、IoT、大数据等技术,成为中国西南区域首个全真互联数字工厂,将工厂内所有系统、人员、设备和数据相连,实现远程及沉浸式操作、预测与管理。2024年,华岭完成CAD、MES等一系列系统建设,构建完整工厂运行体系。借助腾讯云物联平台,几百台设备接入统一IoT系统,全流程采集生产数据,有力支撑设备维护。该工厂汇聚数据、系统、人员、设备实时在线的全新数字化系统,投产后,3万平米厂区生产运营效率提升30%,人力成本节约20%,产能大幅提高,预计年产光模块超700万只、光器件超500万只。其成功落地,不仅实现华岭从光器件封装到光模块研发、制造全产业链覆盖,还为其他工厂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思路。

雅化集团绵阳实业有限公司。雅化集团绵阳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以民用爆破器材的生产、销售为主的企业。公司践行“数字化+安全生产”理念,围绕电子雷管核心建设N2系统,打通SRM、WMS、MES等关键系统,实现多业务环节集成与信息数据高效流通共享,成效显著,关键设备数控化率97.81%、联网率91.80%、先进过程控制投用率86.15%、全员劳动生产效率达195.24万元/人。其数字化改造做法为,先剖析现状痛点,如产线缺乏信息化管控、仓储管理不透明等,后制定以条码绑定数据、订单优化排程等数字化战略,运用云计算等技术夯实基础,在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营销管理、订单业务等环节实施自动化、智能化举措,并培养信息化团队。在推动行业“智改数转”方面,从供应商到仓储、生产、质检、设备、数据等多维度,为行业提供可借鉴模式,引领带动更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行业竞争力与创新能力。

(二)区域标杆(2家)

四川东方雨虹砂粉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东方雨虹砂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特种砂浆、建筑粉料等产品领域。企业采购自动化码垛生产线、干混砂浆生产线、超声波阀口包装机及东方雨虹集团公司提供的SAP软件系统,实现设备通信与协同,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完成从传统到智能化制造的转型,借数字化手段优化流程、稳定质量、降低成本。主要做法包括打造安全内外网环境,引入MES、CRM等软件平台实现业务流程数字化,在生产设备安装传感器联网采集数据并建立数据中心,提升生产与管理水平。经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需与业务深度融合解决实际问题。如今已形成全业务流程数字化生态,实现各环节数据共享与协同。其构建的智能化生产管理体系及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模式,为区域“智改数转”提供示范借鉴,推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升级与供应链优化降本。

绵阳市斯麦尔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绵阳市斯麦尔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食品添加剂、天然及合成香料研发与制作的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开展数字化项目,搭建弱电安防、环保运行在线、EHM+DCS设备管理、WMS仓库管理等系统,实现工厂全面信息化与智能化,对生产关键环节严格管控,保障设备24小时不间断高可靠生产。借助数字技术在中控室搭建数字化工厂,实现生产过程就地与远程双控制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步建设QMS、CRM及多个认证管理体系平台,升级工厂管理,在保障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全方位提升生产率、优化制造环境。为区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思路。

(三)跃迁标杆(2家)

四川信立包装有限公司。四川信立包装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集设计排版、印刷、包装为一体的专业化科技型包装印刷生产企业。作为绵阳市印刷业协会理事长单位,2024年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造,从L0跃升至L2。通过集成ERP、MES系统并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设备联网率达100%,数据自动采集率85%。投入500多万元引入30余台智能化设备,带来显著效益,生产效率提升35%,运营成本占比降低14%,节约成本约500万元,产品不良率下降、研发周期缩短、设备综合利用率提高。创新构建“1+3+N”模式,借助数字化系统智能排产,产能利用率提升25%。2024年产值突破6000万元,税收增长、新增就业且减少碳排放。公司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率先实施数字化改造评估体系,组织交流活动、输出方案带动行业改造,获评省级绿色工厂等,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转型路径。

绵阳海立电器有限公司。绵阳海立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空调压缩机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海立电器通过软硬件融合完成产品研发、工艺设计、制造、销售全流程数字化改造。2024年实施的《海立压缩机智能制造工厂》(一期),实现SAP与CRM等多系统接口对接、数据互通,引入工业机器人与数字化设备升级生产线,成效显著,设备联网率达90%,生产效率提升24%,年产能新增近百万台,营收增加2亿元,质量不良率下降80%,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0%。其按阶段制定数字化里程碑,从初创期到转型升阶阶段,不断投入并引入适配系统,规划向智能化迈进,实现数据集成协同化等目标。推动“智改数转”过程中虽面临项目周期短、任务重、难度高的难点,但通过组建协同团队、制定统一时间表、明确目标,以及业务部门与数字化团队紧密配合,最终使绵阳海立顺利上线试运行,完成系统平滑切换,可为同类型企业提供示范借鉴。

(责任编辑:robot)

原文链接:

THE END

免责声明:

本站(华夏泰科)部分信息来源于有关部门官方公示信息,本站进行整理发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权,请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