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将获得:
政策推送
个性化推送政策信息
政策查询
海量官方政策原文信息
企业查询
快速查询企业
数据导出
支持政策信息数据导出
400-086-8855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资讯 >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学习借鉴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主要服务模式、典型做法及案例(第二批)的通知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学习借鉴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主要服务模式、典型做法及案例(第二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14:40:03 发布部门: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收藏

各设区市、韩城市、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各相关单位:

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大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的意见》和省局工作方案要求,为推进“一站式”服务工作开展,省局先后组织开展11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项目试点工作。各试点单位落实试点方案,努力进行试点探索,积极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帮助经营主体解决技术难题(问题),为经营主体节约费用、增加收益,取得了良好成效。

省局组织对完成的试点项目开展了调研评估,在此基础上,优选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项目主要服务模式、典型做法及案例(第二批)。现印发给你们,供各地(单位)结合实际,学习借鉴,以促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深入开展,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附件:1.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项目主要服务模式和典型做法(第二批)

2.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第二批)典型案例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3月20日

附件1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

试点项目主要服务模式和典型做法(第二批)


序号试点项目名称主要服务模式典型做法
1陕西省能源产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项目采用“多终端线上平台,多区域线下站点”的方式,建立“一个窗口(实体窗口)、一个平台(陕能检平台)、一支队伍(多领域专家团队)、一个基地(陕西省能源质量监督检验所)”的“两个多四个一”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模式。信息化支撑,开启便捷服务。搭建线上平台,除了“一站式”服务工作站网页外,上线运行“陕能检”公众号,客户可选择手机、电脑、平板等多种终端登录,轻松实现线上业务办理、咨询与反馈。线上平台涵盖了“一站式”工作站的全部服务类型,所有服务均能在线完成。其中,意见反馈模块的设置极具亮点,客户可随时填写意见建议,平台能即时知晓客户对服务方满意度,极大地提高了调查效率和客户参与度。多站点布局,动态覆盖服务范围。充分利用省能源所具备多处线下场地的区位优势,在西安、合阳、彬州、榆林等地设立了服务站点,并实施动态管理,工作站会依据线下场地情况适时增设新站点,同时通过开展培训、宣传等活动,进一步拓展服务广度,增强对各地区的服务覆盖,从而达成多站点动态覆盖服务的良好局面。百度加持,拓展服务影响力。为强化“一站式”工作站的宣传效果,在传统线下推广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百度竞价排名技术产品,充分利用百度搜索引擎宣传平台。这一推广方式直接且高效,针对性极强,能够显著增加工作站的曝光量,有效提升用户转化率。
2镇安县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项目借鉴现代商品超市服务理念,创新建立“质量服务超市”服务模式。建立1个“一站式”服务中心、4个区域(产业)工作站与N个企业质量小站的“1+4+N”三级服务网络,为县域企业、产业就近就便提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统筹规划,健全“一站式”服务机制。镇安县成立由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领导小组,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管理运营质量服务超市,县市场监管服务中心主任兼任质量服务超市“店长”,辖区市场监管所所长兼任区域工作站站长,企业党支部书记或质量负责人兼任质量小站站长,分级负责各服务平台管理工作。创新模式,建设“一站式”服务超市。构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引入“县内+县外”技术机构。配备“专职+兼职”服务人员。协同高效,规范“一条龙”服务流程。通过“拉网式”征集需求、“竞争式”匹配资源、“链条式”全程服务、“评价式”跟踪监管,动态掌握企业质量提升成效,研判指导供需双方提升服务质量。常态长效,坚持“一盘棋”服务管理。编制制度规范,明确工作职责,分类管理入驻机构,严格超市运行管理。


附件2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第二批)典型案例一

科技赋能实现数据高效交互

陕西省能源产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项目

一、案例背景

陕煤运销集团榆林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煤运销公司”)是陕西省能源质量监督检验所(以下简称“省能源所”)的客户,其采用省能源所提交的检验报告为自己的信息系统提供相关数据。长期以来,陕煤运销公司均采用人工抄录的形式输入数据,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上传速度慢,甚至存在一定的错误率。陕西省能源产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项目的“陕能检”平台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数据高效交互,从根本上解决了存在的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深入调研,探寻解决方案

“陕能检”平台了解到上述情况后,初步分析认为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这一问题,于是立刻联络协调,组织信息化技术骨干2人和检验技术专家2人开展调研,深入了解供需双方业务和信息化情况,于2024年4月份先后和省能源所、陕煤运销公司线下面对面交流,并多次进行线上会议。

平台团队首先调研了省能源所和陕煤运销公司原业务协作模式,在陕煤运销公司作业现场,技术人员为平台团队演示了在“智慧运销系统”中录入检验报告的过程,一名技术员对照纸质检验报告,将上百项信息条目一一录入,然后另一名技术员校核,整个过程机械繁琐。而需要这样录入的报告,每天都有几十份甚至上百份,极大耗费人力和时间成本,且无法完全避免抄录错误。

平台团队还对陕煤运销公司的“智慧运销系统”和省能源所的“数字化实验室系统”进行了分析,两系统均支持联网和接口技术,但双方系统的数据库接口设计差异较大。

(二)方案实施,建立数据桥梁

通过对调研情况分析,平台团队认为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检验报告信息代替人工输入。双方信息系统均具备联通条件,主要的难点在于将不同信息格式和数据结构进行发送和接收。

解决方案的定制,主要围绕传输数据的结构和转换策略开展。由“智慧运销系统”提出数据要求,由“数字化实验室系统”提供查询权限,最终由平台团队设计实施数据接口程序,一方面对数据进行封装、加密和传输,另一方面对信息安全和保密进行了重点设计,除了对数据进行加密操作,还采用了证书技术和安全传输协议,较好地提升了方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解决方案获得三方一致认可后,于5月份开始测试和试运行,期间技术团队反复调整功能策略、优化处理性能,并对一些衍生问题和设计缺陷及时做出处理和完善,最终在6月份实现了数据传输接口的正式使用。

(三)成效显著,推动持续发展

解决方案实施后,经过测试、试运行和一段时间的实际使用,效果明显,为用户提供了高效、稳定且安全的数据对接服务,减少了数据孤岛问题和人工作业压力。同时,显著提高了检验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该项服务已累计为陕煤运销公司和省能源所提供了超过1400批次的检验检测数据交互,涉及煤炭生产单位上百家,体现了科技赋能的巨大力量。8月份回访调研时,陕煤运销公司对平台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一案例不仅为两家单位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整个能源行业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宝贵经验。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第二批)典型案例二

实行“NQI”服务协同

助力茶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镇安县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项目

一、案例背景

茶叶产业是镇安县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在促进镇安当地农民增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茶农、茶企各自为战、标准不一、品牌混杂、恶性竞争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镇安县茶叶产业发展。镇安质量服务超市主动作为,集聚、发挥专业技术资源优势,精心谋划,分步实施“镇安象园茶”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深入调研,寻求解决方案

镇安质量服务超市组织工作人员对本县茶叶发展实际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学习借鉴“武夷岩茶”“浙江龙井”“汉中仙毫”等全国多地名茶产业发展的方法、路径及成功经验,形成《关于打造“镇安象园茶”区域公用品牌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分析镇安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促进茶叶产业发展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认可,批准由分管副县长牵头,市场监管与农业农村等部门组织实施。

(二)成立协会,强化行业自律

镇安质量服务超市积极搭建桥梁,组织动员县域茶叶产业龙头企业陕西盛华茶叶公司牵头,联合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农、茶商与有关茶叶科研、技术服务机构、事业单位成立了茶叶产业协会,指导协会承担起“镇安象园茶”品牌建设、技术引进、技术交流,会员教育培训、市场营销服务、行业自律等职能,发挥协会协调、服务与管理作用,为促进镇安茶叶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做实种植、加工、贮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基础工作。

(三)确立品牌,统一形象标识

为了改变镇安茶叶品牌多、乱、杂,市场知名度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的局面,县政府授权由县市场监管局质量服务超市与商标代理机构成立了工作专班,组织镇安县茶叶产业协会申请“镇安象园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中,工作专班从省史志办、西安图书馆等地收集整理相关史料。在省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努力,2024年3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核准注册“镇安象园茶”。为规范使用行为,起草并提请县政府发布了《“镇安象园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使“镇安象园茶”品牌建设步入规范化轨道,为做大做强“镇安象园茶”品牌奠定了基础。

(四)统一标准,提高茶叶品质

镇安质量服务超市邀请省质检院、省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帮助镇安县茶叶产业协会编制了《镇安象园茶团体标准》,对镇安象园茶·绿茶、镇安象园茶·功夫红茶的产品分级、原料要求,成品茶的形、色、香、味等感官要求与理化指标、卫生指标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标准做出规定。标准已评审通过,正式发布后组织茶叶市场主体贯彻实施。通过统一标准,以期促进“镇安象园茶”品质提升。

(五)检测增援,整治市场乱象

因申请茶叶加工许可需进行检验检测,镇安县象园村部分茶叶加工小作坊为了节省检验检测费用抵制办证,导致无证加工茶叶现象普遍;因抽检工作不到位,使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劣质象园茶充斥市场。在镇安县市场监管局与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规范茶叶种植生产经营的整治行动中,质量服务超市组织镇安县质检所工作人员驻守茶叶产业集中区域,对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成份进行抽检,并对办证需提交的样品进行免费检验检测,共抽检茶叶27批次、为办证对象免费检测13批次,督促指导10家小作坊和1家茶叶加工企业进行整改、办理了食品生产许可证,47名从业人员办理了健康证。现全县具备生产加工条件的合法茶叶加工小作坊由2家增加到12家,企业由6家增加到7家,使滥设茶叶加工小作坊、外地茶冒充象园茶等乱象得到遏制。

镇安质量服务超市通过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统筹专业技术资源,助力“镇安象园茶”统一标准、严格技术检测、确立品牌,有效促进了镇安茶叶产业上档升级,现茶园面积达到11.8万亩,年产茶叶1300多吨,综合产值达到3亿元,为农民增收培育了新的增长点。下一步,镇安质量服务超市将推动进一步做好“镇安象园茶”国家地理标志使用与管理工作,积极争创“陕西好商标”,持续服务镇安象园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促进镇安县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robot)

原文链接:

THE END

免责声明:

本站(华夏泰科)部分信息来源于有关部门官方公示信息,本站进行整理发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权,请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