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快体育强市建设,充分发挥我市水陆空户外运动资源优势,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户外运动的需求,促进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培育体育赛事、文化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充分释放消费潜力。给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推动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身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为目的,充分挖掘和发挥全市体育和旅游资源优势,实施户外运动产业强基础、提质量、优供给、创品牌、促消费,不断扩大优质产品服务供给,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持续激发户外运动活力,进一步释放户外运动消费潜力,全力推进“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更好潍坊建设。
二、主要目标
到2027年,力争培育1个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打造1条省级户外运动精品线路和4条省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1个省级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和10个市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将潍坊打造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户外运动产业高地,形成布局合理、产品丰富、服务优质、业态多元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格局,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成为潍坊市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主要任务
(一)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支持县市区在符合国土空间等规划的基础上,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充分利用山地森林、江湖海域等自然资源,深入挖掘区域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开展户外运动项目,打造中高端、时尚体育旅游度假胜地。
(二)优化重点项目布局。围绕“山地、水(海)上、冰雪、汽摩、航空”五大具有消费引领性的户外运动体系,积极推进“一县(市区)一品牌”体育户外运动品牌战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全力打造一批山地汽车露营和航空飞行营地、登山健身步道、齐鲁天路(环湖)骑行道、户外滑雪场、水上龙舟(赛艇皮划艇)营地、越野车运动场、沿齐长城定向赛优质赛道,构建户外体育运动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搭建户外运动便利服务平台。聚焦数字经济赋能,优化潍坊体育发布体育导航小程序迭代升级,绘制潍坊户外运动电子地图。汇聚山地、水(海)、冰雪、汽摩、航空等不同类型户外运动场地的地理位置、开放时间、难度级别、设施配备等详细信息。构建便捷掌上服务入口,丰富服务功能,形成综合性、权威性户外运动平台。
(四)促进户外运动消费提档升级。积极申报国家级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择优推荐具备条件的县市区申报省级体育消费试点单位。鼓励各地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探索激发体育消费活力的长效机制。积极培育争创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认定一批市级户外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示范单位、示范项目、体育知名品牌赛事、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丰富户外休闲健身和体育旅游活动,完善覆盖县市区各级、各类人群的群众性户外运动休闲赛事活动体系,做到“项项有赛事、月月有活动”,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户外运动生活。
(五)创新户外运动消费新场景。积极申报省级体育消费创新场景项目,鼓励有条件的户外运动场所延时经营,打造时尚运动与户外营地、体育休闲旅游基地、体育健身场馆、体育融合创新、数字体育消费、时尚赛事与体育消费主题活动等消费场景。积极引入“露营+市集”模式,市民白天户外畅玩、享受运动乐趣,夜晚逛特色市集选购运动产品,全方位激发市民户外运动消费活力,开启全新健康生活方式。
(六)完善户外运动赛事体系。围绕打造体育城市品牌,以“逐梦山河湖海悦动更好潍坊”为主题,持续培育高品质、高效益、辐射力强的户外运动优质特色项目。组织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支持发展越野车、滑翔伞、风筝放飞(风筝冲浪)、龙舟、帆船(帆板)、马拉松及户外骑行等国际国内户外运动赛事,打造沿海(河湖)、沿山户外运动发展带。依托齐长城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开展定向、登山等赛事活动。积极同省内外知名户外运动组织合作办赛,进一步提升全市户外运动赛事专业运作水准。
(七)加强赛事活动组织管理。建立户外运动赛事跨部门联合机制,加强体育、公安、卫健、水利、应急等部门协同合作,确保赛事高效有序安全运行。严格户外高危赛事行政许可,简化审批流程,进一步规范赛事申报、筹备、执行、安全保障、赛后评估等行为。
(八)加强“户外运动+”融合。一是户外运动+教育。积极推动青少年喜爱的山地、水上、冰雪、航空等运动项目进校园,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加户外运动项目。二是户外运动+文旅商。大力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培育一批融合户外运动、文化体验、购物休闲的综合性商业主体,打造一站式户外经济消费平台。三是户外运动+医疗。围绕“健康潍坊”建设,推动户外运动与健康服务融合发展,发挥运动处方、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作用。
(九)加强户外运动安全。进一步夯实户外运动项目“属地管理”安全监管责任,明确监管部门,建立健全户外运动安全工作机制和赛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建立赛事“熔断”机制,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大型户外赛事活动的赛前研判、赛中指导和赛后评估工作,切实做到对赛事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各部门赛事协作机制和例会制度,积极发挥各相关部门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协调解决赛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各县市区结合地方实际制定配套措施,强化对所辖区域户外运动行业指导。
(二)完善政策支持。设立体育产业发展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采取项目资助、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支持方向的体育旅游产业项目和户外运动品牌赛事给予扶持。同时,要大力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兴办户外运动,通过“政府+市场”方式,积极打造潍坊户外运动品牌。
(三)强化监督管理。持续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规范体育市场秩序,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底线思维,加强风险防控。
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
本站(华夏泰科)部分信息来源于有关部门官方公示信息,本站进行整理发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权,请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TOP
客服
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