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将获得:
政策推送
个性化推送政策信息
政策查询
海量官方政策原文信息
企业查询
快速查询企业
数据导出
支持政策信息数据导出
400-086-8855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资讯 > 关于印发广州市现代会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广州市现代会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1日 16:12:52 发布部门:广州市商务局 收藏

  各区政府、市委宣传部、市委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广州空港委、市贸促会、广州海关:

  《广州市现代会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已经市现代会展产业链链长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州市商务局

  2024年10月8日

  广州市现代会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为推动广州现代会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国际会展之都,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广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要求,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加快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会展之都,助力广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二、工作目标

  到2026年,广州重点场馆举办展览总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举办国际性展览活动超过50场,举办国际性会议活动超过30场。广州国际会展之都对会展资源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进一步增强。

  空间载体更丰富。全市会展空间载体布局更趋成熟、多样,形成超大型、大型与中小型展馆联动发展、专业展馆与特色场馆集群推动局面。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会展产业载体体系更加完善,新建场馆选址工作有序推进。

  市场主体更强大。本土企业开拓市场、出国(境)办展参展体量增加,服务输出能力更强,业务范围更广。行业标准进一步形成,市场主体活跃度持续稳定,规模结构、创新及竞争力有效提升,链接大湾区、服务全国的市场优势明显增强。

  综合效应更凸显。展会项目聚焦实体经济,层次多样,题材精细,逐步形成会展与产业融合发展格局。会展经济活力充分发挥,全市范围广泛开展与展会互动的促消、洽谈、考察、参观、体验等活动,展会宣传氛围浓厚,对消费拉动作用明显。

  营商环境更优化。广交会服务保障领导小组、会展业联席会议、会展产业链链长制等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行业促进部门+产业部门+市场主体+行业组织”的联动协作逐步加强,持续打造规范有序、企业满意、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会展业综合服务水平有所提升。

  三、重点工作措施

  (一)擦亮“金字招牌”“城市名片”。

  1.高标准服务国家大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致广交会贺信精神,以及李强总理出席广交会相关活动讲话精神,严密组织广交会属地服务保障,助力打造“永不落幕”的广交会、“引领市场”的广交会,推动广交会越办越好,让广交会这个“金字招牌”不断焕发新的时代风采。(责任单位:市广交会服务保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2.放大广交会综合效应。以服务保障广交会为牵引,从市容市貌、口岸服务、“吃住行游购娱”、支付便利化、交通通达等方面的细节着手,统筹市区部门形成合力,全方位提供“广式服务”。联动策划与广交会同步的商旅文系列活动,在全市范围内精心策划、广泛铺开以展促招、以展促贸、以展促消活动,承接溢出效应,放大主场优势,营造全城氛围。策划组织专业市场、重点商圈、文旅场所、产业园区举办相关配套活动,引导广交会展客商走进产业园区、专业市场、商圈商铺、文旅场所,形成场内、场外联动效应。(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贸促会,各区政府)

  3.优化参展企业结构。把握广交会发展趋势,积极发动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企业,以及中间品、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参展。引导企业加大对“新三样”核心技术研发投入,鼓励展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服务,更好地抢抓国际市场订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区政府)

  (二)加强载体支撑,赋能发展能级。

  4.优化会展空间布局。积极推动空港博览中心二期开发建设工作,确保空港博览中心项目如期建成投入使用。深化“一主两副”核心的会展场馆布局,发挥琶洲会展集聚区的示范和引领,谋划在北部和南部建设新的会展载体。推动全市逐步构建链接大湾区、服务全国、可承接不同规模、服务不同特色展会的会展场馆体系。(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广州空港委,花都区、南沙区政府)

  5.支持智慧场馆改造。鼓励现有会展场馆智能化改造,建设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化服务,应用数字化手段满足大流量办展需求。支持场馆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设施,实现对展场流通的人货物运营组织一体化管理,提升场馆运营效率。指导展馆加大对节能、环保、低碳办展的宣传推广,鼓励在展台设计、展位搭建中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可循环利用材料,推广绿色展台搭建,提升展馆绿色办展水平。(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6.推动载体协同发展。推动各场馆加强联动,为展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正向流动”提供支持。推动琶洲地区专业会展场馆与越秀、白云、番禺、南沙、花都、增城等特色场馆互利合作,鼓励场馆错位发展、共享资源、互相推荐,联合开展招商招展宣传推介活动。倡导场馆之间实行求同存异、规范合理的营销策略,共同营造友好与共、互动互促的空间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三)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综合水平。

  7.推动品牌展会做精做强。对标国际顶级展会,推动建博会、家博会、照明展、美博会等全球规模领先展会进一步创新业态、优化服务、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广州设计周、广州国际车展、物流展等优质展会增强质量和效益,往具有业内领先水平的顶流展会方向发展。继续评选培育品牌展会,适时打造一批产业引领型、市场引领型的行业标杆展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8.鼓励中小展会跨界合作。鼓励中小展会通过嫁接资源、整合优势、行业交流、联合经营等方式,突破资金、资源、视野、人才等瓶颈,加速做大做强。鼓励已具备一定实力的会展企业优化市场布局和发展战略,以收购、兼并、控股、参股、联合等方式加快拓展新赛道、布局新市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规模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9.支持项目转型顺势而为。支持本土有实力的展会企业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研发数字会展新模式,用技术提升项目的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鼓励项目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VR等技术,通过智能化手段创新展示模式,提高获客接单能力。支持运用数字技术、全息技术、动作识别等技术,优化、丰富线上展会、虚拟展会展示功能,推动展会线上、线下融合,拓展展示时间和空间。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发展“绿色会展”,争先打造绿色低碳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10.引导行业交流共谋发展。发挥行业协会积极性,组织主办、主场服务、物流配送、设计搭建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业内交流,分享发展趋势。加强与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国际协会联盟(UIA)等国际组织交流合作,吸引世界商展100强、行业领先展会来穗办展办会,争取更多更优国际品牌会展企业、项目、高端会议、论坛、年会等落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链长制”各产业链牵头部门,各区政府)

  (四)强化产业先导,提升引领功能。

  11.促进展产融合。按照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以“展+会”形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对照《会展图谱》,查缺补漏,丰富和完善我市展会题材,持续优化展区规划。鼓励传统题材展会升级突破,调结构、优布局,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构建“一产业链一专业展会”,吸纳更多优质企业共建,吸引更多细分领域企业参展。(责任单位:市“链长制”各产业链牵头部门,市商务局、各区政府)

  12.聚力向新出发。对标新质生产力要求,筛选与我市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适配的优质会展项目,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新赛道上培育新质生产力展会。积极引进策划半导体、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创意设计等未来产业题材展会。围绕构建产业集群及发展所需,推动展会往科技类、装备类、智能制造类题材方向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13.鼓励新品交流。鼓励各类型展会积极展出新品,推进在新产品新技术方面的交流与传播,引导市场生产方向和消费趋势,促进产品升级和技术扩散。强化展会平台在供给需求方面的信息沟通,助力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和使用效率的转化,增强展会平台催生新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的功能。(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五)推动跨界融合,扩大经济效应。

  14.加强招商合作。各区、各产业链牵头部门利用大型综合展、专业展,以及国际投资年会、《财富》世界500强峰会、中国(广州)全球采购与投资大会等高端会议、论坛等,持续做好招商工作,拓宽渠道挖掘投资线索,把参展的优质客流转化为潜在的投资机遇。(责任单位:市“链长制”各产业链牵头部门,市投发委办、各区政府)

  15.激发消费潜能。发挥各类动漫节、家居展、车展、游艇展等消费类展会的优势,助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主动适应新型消费特点,推动展会与对应的连锁经营、专业市场、重点商圈、餐饮集聚区、文化场所、旅游景点对接,推动形成会展文化、会展旅游、会展酒店、会展体育休闲等创新型、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加快落地一批地标性高端商业综合体,配足、丰富展馆周边消费载体,满足参展商、观众就地就近消费需求。(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16.共建“会展+”模式。引导各区、各部门共同在会展+招商、会展+消费、会展+贸易、会展+文旅等方面策划可互动的促消、洽谈、考察、参观、体验等活动,加强商旅文体展演会互动,把“会展+”成效做大。引导时尚设计、文化艺术、体育健身、动漫潮玩、汽车消费、家居建材、食品餐饮等展会走出专业展馆,扩展到文体场馆、重点商圈、特色街区等场所,以”小而精“的方式进行多元、多次、多渠道展示,进一步放大展会的溢出效应。(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各区政府)

  (六)优化政策体系,健全政策措施。

  17.坚持政策创新。开展调查研究。现代会展产业链牵头单位联合高等院校、会展业商协会以及有关智库机构对广州现代会展产业链开展深入调研,梳理盘点广州现代会展产业链在实际运营中出现的新趋势、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优化政策体系建设的新建议。出台《广州市关于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会展项目培育引进、做大做强,推动会展业品牌化、国际化、数字化进程。研究推出融资信贷、项目宣传、优化题材、出海办展、创新经营等方面的服务措施,全面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贸促会)

  18.加大金融赋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会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支持。培育会展企业上市,按规定对新上市的企业给予奖励。引导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提供专业服务。探索设立会展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优质中小会展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委金融办)

  19.推行免申即享。推行容缺受理、免申即享,简化项目申报环节和流程,提升业务办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无纸化水平,提高项目申报效率。支持院校、企业、培训机构开设会展专业,培养会经营、懂管理的会展专业高端人才。(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七)优化保障机制,打造营商环境高地。

  20.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区各级工作机制,引导各部门共同打造规范有序、企业满意、法治化、国际化的会展营商环境,进一步提高会展业服务保障水平。完善对展前、展中、展后举报投诉、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援助、处置机制。科学合理确定展馆内外、周边安保人员、交通协管员数量,鼓励采用高科技手段参与管理,帮助减轻企业办展成本。鼓励展馆方结合淡旺季实际,在场租等费用上对中小办展企业给予适度优惠支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1.优化口岸服务。创新入境展品查验监管模式,提高企业参展便利度。大型国际展会期间,在主要通关口岸现场设立便捷通道,为参展人员和展品捉供通关便利。(责任单位:广州海关)

  22.发挥商协会桥梁纽带。支持行业商协会在广州主办或承办国际性或全国性行业论坛、峰会或主题博览会、展览会、交易会等活动,为会展企业深入对接国际国内市场资源提供交流平台。支持商协会加强行业研究、业内倡议,参与制定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区、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深刻认识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对广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发挥职能优势,主动链接展会,服务企业所需,确保落实有关措施任务,支持展会开展市场营销及招展招商有关宣传,共同推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二)强化部门联动。全市上下要进一步营造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会展保障合力。对企业反映的展会服务、城市服务等问题及时收集、集中研究、有问必答、立行立改,持续提升展会服务保障水平。不断完善展客商在穗商旅供给的多元化和便利化措施,提高城市品质,打造最佳会展服务城市。

  (三)注重工作实效。各单位要指定专人专班推进工作落实,及时上报有关问题,全力推动困难解决,确保取得工作实效。各单位工作推进情况请于每年12月20日前书面报广州市商务局。

(责任编辑:yuangangfeng)

原文链接:

THE END

免责声明:

本站(华夏泰科)部分信息来源于有关部门官方公示信息,本站进行整理发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权,请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