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将获得:
政策推送
个性化推送政策信息
政策查询
海量官方政策原文信息
企业查询
快速查询企业
数据导出
支持政策信息数据导出
400-086-8855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资讯 > 关于发布2024年度常熟市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的通知

关于发布2024年度常熟市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5日 09:44:51 发布部门:常熟市科技局 收藏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虞山高新区(筹),各有关单位:

  为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融合发展,打造更高品质“江南福地”,按照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根据《常熟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的有关规定,现启动2024年度常熟市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本批次项目指南设置农业、社会发展、软科学研究等3个专项计划。为做好本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方式

  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采取自主申报、归口管理部门初审推荐方式。各申报单位按照项目指南(详见附件)自主申报,并提交申报材料。归口管理部门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筛选、推荐,并在有关材料上签字盖章后报市科技局相关科室(中心)受理审核。

  二、申报流程

  1.项目申报。申报单位登录“常熟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云平台”(网址:http://kejiju.cszhcs.cn/),在线填报项目信息表、项目申报书并上传相关附件,待审核通过后统一用A4纸打印,按“封面、申报单位承诺书、归口管理部门推荐表、项目信息表、计划项目申报书、附件”顺序,一式2份装订成册。

  2.申报时间。本批次科技计划项目网上申报时间为2024年8月15日至9月4日;纸质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6日,逾期不予受理。

  3.材料报送。地点: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项目管理部(常熟市海虞南路85号南楼202室),联系人:贺湘甜52777737;常熟市科技创新创业云平台技术咨询QQ群:548343547;申报系统技术支持:王磊  15961810571。

  市科技局相关业务科室联系方式:

  (1)农业项目:成果科叶 青  52776926;

  (2)社会发展、软科学研究项目:

  资配科李 寒  52795645;

  附件:1.2024年度常熟市科技计划(农业)项目指南

  2.2024年度常熟市科技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指南

  3.2024年度常熟市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指南

  常熟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8月13日

  附件1

  2024年度常熟市科技计划

  (农业)项目指南

  一、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为常熟市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为第一申报单位在职人员,并确保在职期间能够完成项目。同一项目负责人限报一个项目。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单位和个人不能申报新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有常熟科技信用档案不良记录的;截至2024年6月,承担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项以上应结未结的;没有完成科技统计的。

  3.申报单位须为项目建设与运行的主体,有明确的应用实施地,每家企业限报1项。同一单位以及关联单位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研发项目同时申报不同的竞争择优类科技计划。

  4.本计划不支持纯应用基础类研究项目。

  二、支持方向

  1.推进省级农业高新区创建。加快推进农高区创建,重点支持区域内设施农业、智慧生产、生物功能技术、农产品保鲜储藏等技术引进和研发,提升农高区产业创新水平以提高创建竞争力。

  2.提高现代种业发展能力。突出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和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加强动植物优异性状基因挖掘、育种材料创制利用和突破性新品种选育,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3.推进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认真落实《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工作任务,加快推广绿色、环保、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相融合,推进绿色农业及高效丰产种养技术应用,聚焦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提升科技对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支撑水平。

  三、指南内容

  1.省级农业高新区创建专题

  围绕省农高区创建要求,重点支持区域内设施农业、智慧生产、生物功能技术及农产品保鲜储藏等技术引进和研发,以提升农高区农业生产与管理装备的数字化水平。

  N1001设施农业中生物技术突破性应用研究

  2.现代种业发展专题

  重点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突出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以优质、高效、多抗、有机等为育种目标,加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攻关和农业重大新品种选育,培育以地方特色品种开发为主的种业企业,保障种业自主可控。

  N2001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科技示范

  N2002地方特色品种培优及新品种选育

  3.乡村振兴科技支撑专题

  围绕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废弃物协同处理、农业绿色高效丰产技术方向,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N3001智慧农业关键技术及装备

  N3002绿色安全农业关键技术

  N3003特色高效丰产种养技术

  四、组织方式与资金支持方式

  组织方式按《常熟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操作。鼓励主报单位联合科教单位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联合申报,其中省农高区专项资助经费不超过50万元,其他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5万元。鼓励承担单位加大自筹经费投入力度,对承担单位为企业的,市财政资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预算的40%。

  五、其他要求

  1.省级农业高新区创建专题申报对象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及示范区建设主体或主建单位委托的建设单位;项目采取定向支持方式,符合条件的单位跟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对接,由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负责推荐申报。其他项目申报对象为本市农业企业或农业推广站所。

  2.项目开始时间为2024年7月1日,结束时间为2026年6月30日,育种类项目可延长到2027年6月30日。

  附件2

  2024年度常熟市科技计划

  (社会发展)项目指南

  一、支持重点

  本计划分为重点示范项目、面上项目和民生社会领域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三类。

  1.重点示范项目

  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会发展问题,在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和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与综合示范,让科技创新惠及百姓生活,为常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面上项目

  针对我市社会发展领域(民生科技、医疗卫生)的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有运用价值的目标产品。主要支持对我市社会发展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关系民生、受益人群多、技术集成度高、具有在全市进行应用推广价值的项目。

  3.民生社会领域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聚焦我市在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热点社会发展领域,重点布局科研创新平台,打造全市社会民生领域平台载体建设新路径。

  二、申报要求

  本计划由归口管理部门审查推荐,申报单位须为项目建设与运行的主体,有明确的应用实施地,应为常熟市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事业类高校原则上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参与项目。以企业作为申报主体的,每家企业限额申报1项。

  1.重点示范项目原则上支持我市政府部门或所属企事业单位、乡镇(板块)、村委会等主体在我市社会发展领域开展应用示范的项目。

  2.面上项目鼓励项目承担单位联合科教单位通过产学研合作联合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应提供相关合作协议。其中,医疗卫生专题申报单位须是在我市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单位。

  3.民生社会领域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申报单位须为我市政府部门或所属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三、资助额度

  重点示范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20万元;面上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0万元;民生社会领域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0万元。企业承担的项目市财政资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新增投入的40%。

  四、指南方向

  (一)重点示范项目

  S1001城市交通管理关键技术应用示范

  S1002视频图像及数字孪生技术智能应用示范

  S1003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

  S1004区域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及应用示范

  S1005基于大数据的社会综合治理应用示范

  (二)面上项目

  1.民生科技专题

  S2001新污染物治理监测及防治关键技术应用

  S2002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

  S2003低碳、降耗、节能关键技术应用

  S2004灾害监测预警、防御及应急救助技术应用示范

  S2005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关键技术应用示范

  S2006生物多样性培育、利用与保护关键技术

  S2007职业危害防范与治理关键技术应用

  S2008基于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民生科技应用

  S2009基于大数据的文化传承关键技术应用示范

  S2010历史建筑修缮关键技术应用示范

  S2011其他民生科技领域创新技术研究

  2.医疗卫生专题

  以疾病防治需求为导向,攻克一批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关键技术,助力打造更高品质“健康常熟”。

  S2012医学创新应用技术研究

  S2013公共卫生应用技术研究

  S2014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研究

  本专题不限定项目研究方向,根据“医学学科申报代码表”(附件)中的专科类别自行确定研究方向,不在代码表中的医学领域相关课题不予申报。

  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研究项目支持取得临床试验机构资质的常熟医疗机构与常熟生物医药企业开展研发合作,联合开展新药或医疗器械领域的临床应用研究与攻关等科研活动,促进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临床研究需求与医疗机构临床资源供给的有效匹配。

  本专题经费管理试行包干制,项目承担单位编报项目经费预算总额,不再编制项目支出预算科目。

  (三)民生社会领域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S3001民生社会领域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申报条件:

  (1)科研平台建设思路清晰、主攻方向明确。

  (2)拥有与平台主攻方向相匹配的原值50万元以上的研发仪器设备,以及相匹配的专门用于平台建设和科学研究的经费。

  (3)平台所依托的学科或团队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专职研发人员不少于5人,鼓励通过设置科研助理等形式提升研发能力。

  (4)拥有或授权使用本技术领域内相关的研发成果不少于5项,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学术成果、工作方法推广等,不含外观专利。

  (5)医疗卫生领域建设的科研创新平台主要研究方向所属医学学科原则上应为苏州市级以上重点学科。

  实施方式:采取“成熟一家建设一家”的方式,由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提出建设方案,归口管理部门审核推荐申报。项目名称应为“常熟市xx(学科或重点技术研究领域)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平台”,项目立项后,纳入科研平台载体序列进行管理,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并择优推荐申报上级科研平台载体项目。

  五、其他要求

  1.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第一承担单位在职人员,并确保在职期间能够完成项目。其中,医疗卫生专题申报单位中青年科技人员(1984年1月1日出生以后)申报的项目在该类项目中的比例不得少于50%。

  2.项目名称和研究内容应符合常熟市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定位要求,项目名称为“研究内容+关键技术攻关或应用研究/应用示范/应用基础研究”。同一单位以及关联单位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研发项目同时申报不同的竞争择优类科技计划。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负责人不能申报当年度市级社会发展项目:列入常熟科技信用档案不良记录的;截至2024年6月底,承担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应结未结的;未按要求完成科技统计的;已获得财政支持相同或相似项目的。

  4.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2年(2024年7月1日—2026年6月30日),其中,医疗卫生专题和民生社会领域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2024年7月1日—2027年6月30日),期满按相关规定进行验收。

  5.涉及人体研究、实验动物、人工智能的项目,应严格遵守科技伦理、实验动物、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等有关规定的要求。

  医学学科申报代码表(一级代码)

序号

一级代码专科名称

序号

一级代码专科名称

1

呼吸系统

16

康复医学

2

循环系统

17

影像与生物医学

3

消化系统

18

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

4

生殖系统/新生儿

19

检验医学

5

泌尿系统

20

放射医学

6

运动系统

21

地方病学/职业病学

7

内分泌系统/代谢和营养支持

22

老年医学

8

血液系统

23

预防医学

9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24

中医学

10

医学免疫学

25

中药学

11

眼科学

26

中西医结合

12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

27

药物学

13

口腔颅颌面科学

28

药理学

14

急重症医学/创伤/烧伤/整形

29

护理学

15

肿瘤学

30

基础医学

  附件3

  2024年度常熟市科技计划

  (软科学研究)项目指南

  一、组织方式

  1.项目分为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两类。面上项目由申报单位根据指南自主选择申报,市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3万元;重点项目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和年度重点科技创新工作组织申报,市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

  2.项目实行后补助支持方式,重点支持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的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单位根据项目指南研究方向要求,先申报软科学研究项目,待审核通过后开展研究,并于9月底提交正式研究报告。市科技局将于10月组织专家对研究报告进行集中评审,择优立项支持并给予经费资助。

  二、支持方向

  (一)重点项目

  R1001推动常熟市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研究

  R1002常熟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路径研究

  R1003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研究(细分到具体产业领域)

  R1004推动常熟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R1005高校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常熟新实践路径研究

  (二)面上项目

  1、开放创新与区域创新

  R2001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常熟企业对沪科技合作路径研究

  R2002县域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路径研究

  R2003常熟加快三大“创新核”建设提升创新要素集聚度路径研究

  R2004常熟强化科技招商体系建设的路径研究

  R2005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路径研究

  2、产业创新与企业创新

  R3001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机制研究

  R3002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路径与政策研究

  R3003新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研究

  R3004传统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路径研究

  R3005创新联合体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3、创新生态与载体建设

  R4001常熟市科技服务能力提升与赋能的途径研究

  R4002常熟促进初创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政策研究

  R4003常熟新型研发机构赋能地方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R4004常熟推进“名城名校”战略、深化校地合作协同创新路径研究

  4、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

  R5001常熟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R5002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R5003常熟文化创意产业赋能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R5004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R5005常熟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R5006基于大数据的公共资源融合改革对策研究

  R5007科学家精神的社会价值与弘扬路径研究

  R5008新时代科普生态体系建设研究

  R5009县域医共体体系建设及推广路径研究

  三、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为常熟市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调查、分析和研究。

  2.申报单位可直接申报指南所列选题,也可在指南选题范围内自行拟题。

  3.申报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相应的研究基础及相关课题研究的工作积累。

  4.同一项目负责人限报一个软科学项目;已承担往年国家、省级、苏州、常熟市级立项的项目,不得以相同内容重复申报当年度市级软科学项目。

  5.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负责人不能申报当年度市级软科学项目:列入常熟科技信用档案不良记录的;截至2024年6月底,承担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应结未结的。

  四、其他事项

  1.项目研究报告应立足常熟,涉及主要研究问题、现状分析、调研案例、实证研究及对策建议等内容,实证及调研的文字篇幅应占总篇幅的50%以上。对策建议部分应具有科学依据,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引用或提供的数据应以近两年数据为主,并保证真实性和权威性。研究报告字数控制在1万至1.5万字之间,并包含调研记录及800字左右的内容摘要。

  2.项目研究报告在提交前请完成文稿查重检测,以使用“维普硕士论文检测系统”检测为准,全文重复率在20%以下,避免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3.项目承担单位对外出版、发表和宣传软科学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和专著等),应标注“常熟市软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字样。

  4.软科学研究项目经费管理试行包干制,只编报项目经费预算总额,无需编制项目支出预算科目。项目负责人在承诺遵守科研伦理道德和作风学风诚信要求、经费全部用于与本项目研究工作相关支出的基础上,自主决定项目经费使用。

(责任编辑:caoqing)

原文链接:

THE END

免责声明:

本站(华夏泰科)部分信息来源于有关部门官方公示信息,本站进行整理发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权,请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