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苏州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成更有吸引力的创新创业综合生态系统,以更加开放的格局、更加宽广的胸襟、更加包容的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来到苏州,让苏州成为天下英才的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富之地,为苏州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做示范”提供坚强人才支撑,现就苏州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动政策友好,聚力引育各领域人才队伍
1. 政策供给精准有效。优化提升市级人才计划,制定发布人才分类认定目录,构建分类科学、层级清晰、保障有力的苏州人才计划体系,形成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紧缺人才、储备人才、通用人才有机衔接的人才引育机制。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宣传文化、教育、卫生、高技能、知识产权等各专项人才计划牵引作用,着力引育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与高质量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行业人才队伍。完善人才政策质效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人才政策惠及每一位来苏州创新创业的人才。
2. 政策获取渠道畅通。建好“苏州人才网”多语种门户网站,完善“苏show才”人才政策计算器功能,系统集成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惠才惠企政策,打造政策精准化查询、个性化匹配、节点化推送等全链条线上服务。建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开设政策咨询热线,编印人才政策“一本通”,对产业链重点企业及时定向开展政策宣讲、专题辅导等,持续提高人才政策的知晓度和触达率。
3. 政策兑现高效便捷。建立健全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协同工作机制,打通跨部门联办壁垒,推动人才政策申报整合事项、简化材料、缩短时限、提高效率,探索分级分类“即申即享”“免申即享”办法,实现人才计划“一网通报”、资助补贴“一网通领”,打通人才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持续优化人才体验。
二、推动平台友好,聚力建强多能级创新载体
4. 建设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持续提升“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能级,高质量开展人才引进洽谈、项目成果对接、产业学术交流等系列活动,打造面向全球招才引智的国际性人才活动品牌。做强“赢在苏州·创赢未来”国际创客大赛、全球科创大赛等创新创业赛事集群,聚焦重点产业举办各类高端会议,建设人才、技术、项目、资本对接平台。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服务机制,积极用好海外留学生组织、华侨华人社团、海外离岸创新中心、海外商务中心、创客育成中心等资源,加快汇集创新要素。
5. 建设人才科技创新平台。全力服务保障苏州实验室人才发展,充分发挥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等高校院所对海内外人才的集聚效应和牵引作用。加快建设顶尖人才引领、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主体协同配合的创新联合体,支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
6. 建设人才自主培养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博士后站点建设,加强重点领域、重大平台博士后培养资助,探索建立博士后“揭榜领题”机制,每年招收博士后不少于500人。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鼓励校企共建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专业特色学院,根据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及时优化学科布局,建立健全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快建设新型技师学院,打造高技能人才、跨境电商和直播电商人才培训基地,推广“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完善“双师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推动创业友好,聚力促进全链式产才融合
7. 营造创业良好氛围。打造“创业首选城市”品牌,讲好“新时代创业背包客”的故事。强化示范带动,加大杰出人才典型宣传,建立创新创业容错免责机制,浓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办好苏州科技商学院、“1030”产业沙龙,推动创业人才与服务机构、龙头企业高质量互动。
8. 优化创业孵化载体。依托龙头企业、科研机构、行业组织,围绕我市产业方向,大力建设全要素、专业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做强国际路演中心功能,建设“活动+资本+孵化”科创资源对接平台。积极打造一流创业孵化平台,落实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加快构建创业载体矩阵联盟。发布全景式创客空间热力图,让创业人才及时获取全市创业资源分布、创业支持信息。
9. 完善创业金融支持。做大做强姑苏人才基金,采取“政府资金引导、市场资金主投”模式,支持人才企业挂牌上市。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完善商业银行与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的投贷联动模式,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规模,缓解人才创业初期融资困难。健全科技金融专营组织机构体系,创新融资担保增信、风险补偿等方式,为前沿技术领域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新型金融服务。
10. 丰富创业扶持方式。邀请科技专家、资深创客和具备丰富经验的企业家,组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导师团。支持人才初创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优先进入应用推广目录。打造全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发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为我市创新创业主体和人才提供知识产权快速获权、确权、维权服务,探索研发设计、在线创意、众创众包等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新途径。健全完善技术交易体系,大力培育技术经纪人队伍,提升技术交易活跃度。
四、推动就业友好,聚力实现高效率人才对接
11.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深入实施支持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的若干措施,加快构建企业引才新模式,对产业链重点企业赋予市级人才计划自主认定权,支持企业面向全球“以才引才”“团队式引才”,切实把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化实施苏州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每年发布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鼓励各类企业面向全球发布岗位需求,定期组织重点用人单位赴海内外集中招聘,每年提供适合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不少于20万个。
12. 打造人才供需平台。建立引才需求清单,完善全球科技人才地图,同步绘制产业图谱,加快建设科技人才情报中心,精准识别全球产业科技高层次人才。开发全球线上招聘系统,建设高端岗位匹配平台,开设海外访问端口,实现求职招聘咨询及时精准推送。放大“校园苏州日”品牌效应,构建春招秋招、人才夜市等“全时段”招引链条,办好“青雁归来”“名校硕博苏州行”系列活动,绘制“校企查”产才信息共享图谱,在重点城市、重点高校精准组织校企对接专场活动。深入实施专业化青年人才定岗特选计划,优化选聘、培养、使用和管理模式,持续加大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力度。
13. 发挥市场中介作用。鼓励国内外知名高端猎头、风险投资、技术转移、孵化中心等市场机构在苏州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优化整合社会化引才奖励实施办法,对引才荐才成效明显的用人单位、机构或个人给予奖励,每年命名一批苏州引才伯乐。建强国有人才发展公司(集团),提升高端人才猎聘、服务等功能,打造市场化、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14. 提升来苏就业体验。持续增强各类人才来苏就业获得感,制定实施优秀人才专项奖励办法。用好市级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完善校企双聘制度,支持创新联合体牵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给予来苏求职面试的青年人才一次性交通补贴和最长14天青年人才驿站免费住宿。优化实施知名高校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完善高中阶段留学人员学生档案托管、归国人才新建档案等服务,吸引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学成归来。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做优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职业指导和就业岗位推荐服务,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五、推动服务友好,聚力打造高品质人才生态
15. 保障人才安居。坚持分级保障、租售并举,综合运用优购房、购房贴、租房贴、助力贷、优租房等方式,为各类人才提供多元化住房保障。加快推进苏州院士驿站建设,为顶尖人才提供最优住房保障。建立健全人才公寓星级管理制度,加强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合理布局公共服务、生活娱乐和商业配套设施。提升“苏易居”人才住房管理服务平台运营水平,统筹整合全市优质人才房源,提高人才找房租房便捷度。鼓励各县级市(区)结合本地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面向各类人才群体提供精准化、差异化安居支持。
16. 解决关键小事。高标准建设“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推进高层次人才全周期服务“一件事”改革,依托“苏州人才网”等平台,完善以“苏才码”和高层次人才数据库为基础的人才服务数字化体系,提升12345“尚贤”人才服务热线运行质效,让各类人才线上线下都能“有求必应”。深化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做好人才结对联系、走访慰问工作,建立健全来苏院士服务保障体系。优化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服务实施办法,加大人才子女入学保障,推进企业外来用工子女入学便利化改革。落实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待遇,开设人才优诊通道和特需门诊,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专家诊疗、健康体检等服务。
17. 便捷人才流动。强化外籍人才融入服务,拓展外籍人士融合服务站点建设,更大力度落实获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人才待遇,积极营造国际化便利化的语言、支付、医疗、出行及政务服务等应用场景。用好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审批权限,支持优秀外籍高层次人才、科研团队成员享受相应的工作许可证办理便利。深化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人力资源与人才战略合作,推进长三角区域人才资质互认、资源共享、服务互通、多元合作,促进人才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
18. 打造舒心环境。发放顶尖人才“城市礼遇卡”,升级高层次人才“姑苏英才卡”,推出青年人才“心意礼包”,分层分类专属定制交通出行、安居服务、园林游览、文化娱乐等服务资源。在人才相对集聚的重点区域,加快布局教育、医疗、商务、网络、文体等现代化基础设施,打造体现国际水平的购物休闲娱乐生活圈、主题商业街区,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生活配套。围绕人才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定期邀请人才参加主题培训、国情考察、专家休假等活动,丰富文化服务供给,积极打造文娱新IP,增强人才归属感。
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
本站(华夏泰科)部分信息来源于有关部门官方公示信息,本站进行整理发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权,请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TOP
客服
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