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重大战略,是北京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五子联动”的重大举措。为深刻领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致辞精神,加强系统思维深化海淀区“两区”建设,坚定锐意创新,凸显海淀特色,丰富“两区”内涵,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面向国际所向、国家和北京所需、海淀所能和唯海淀能,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为抓手,以行业和企业发展诉求为靶向,发挥“四区叠加”优势,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研究一批”,实施差异化政策制度探索。加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服务业开放领域的规则、规制、标准建设,高水平推进全产业链制度型开放,畅通人才、资金、数据、商品等创新要素流动体系,形成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高端资源要素配置中心节点,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北京“两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到2025年,投资贸易自由便利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新要素互通有序推进,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全球竞争力显著增强,产出一批“含金量”高、可复制可推广的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重点产业全链条开放新格局
1.大信息
人工智能。发挥“两区”开放政策和平台优势,以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为重要载体,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和活力,推进大模型场景应用落地全区。支持龙头企业完善人工智能开源产品的伦理、安全及国际互认,强化人工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规范,开展包括基础安全,数据、算法和模型安全,技术和系统安全,安全管理和服务,安全测试评估等方面前沿研究。支持企业探索人工智能治理标准与规则建设,服务相关国际和国家标准制定。
集成电路设计。利用“两区”双向开放政策优势,协助国内芯片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支持集成电路贸易及结算功能落户海淀。搭建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合作平台,推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EDA企业、整机企业等协同研发,推动国产芯片与整机厂商合作,使国产芯片走向高端市场。
区块链。支持区块链先进算力实验平台建设,推进区块链专用芯片、加速卡等长安链软硬件技术体系迭代,打造自主可控数字基础设施。推动央企、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积极参与长安链生态联盟建设,扩大创新协作网络,共同打造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网络安全产业。加快网络安全监测、网络靶场、隐私计算、威胁情报等安全技术突破。推动云安全、风险评估、电子认证、工控安全等安全软件和服务发展,增强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自动驾驶。推动中关村自动驾驶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示范区全域测试道路开放,聚焦自动驾驶等业务场景开展全链条“沙盒监管”和包容创新运用,开展复杂条件下的自动驾驶测试和无人化测试。支持企业参与制定自动驾驶等行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和重要数据目录,以重点领域企业数据出境需求为牵引,明确重要数据识别认定标准,做好数据安全保护支撑。力争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相关政策落地,开展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先行先试。
商业航天。支持开展民营企业低轨卫星出口业务试点。支持民营企业在低轨卫星物联网络运营资质试点和政府行业专网应用示范等方面先行先试。
2.大健康
生物医药研发。在确保国家安全、生物安全、不导致人类遗传物质改变的前提下,结合全市安排和海淀区产业布局,探索对干细胞与基因领域医药研发企业外籍及港澳台从业人员的股权激励方式,试点支持干细胞与基因治疗企业赴境外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干细胞等临床试验。支持干细胞和基因研发国际合作。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代理进口经安全风险评估的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和临床急需药品。经过风险分析、试点评估后,逐步简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及以上级别实验动物进口手续,缩短隔离检疫期。以我国加入药品检查合作计划(PIC/S)等为契机,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创新药品“走出去”。
高端医疗器械。结合国家和市级层面实施细则,对在海淀注册企业在我国境内获得上市许可的创新药械(大型医用设备除外),在指定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随批随进”。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支持海淀企业和医疗机构享受临床急需进口药械审批绿色通道服务。积极引导和培育医疗器械第三方检测机构,支持第三方检测机构不断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
医药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统筹内外资源,协调各个园区,建立研发、临床、审批、产业化、应用推广紧密衔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做强“一园注册,多点经营”的海淀特色创新药产业链。推动真实世界数据在医疗技术领域研究中的应用,争取落地开展临床真实世界数据的应用试点。探索健康医疗数据共建共享新模式,进一步加强临床医疗数据标准化和院际间开放互通。鼓励符合条件的外籍及港澳台医生在海淀开设诊所。支持医疗机构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电子处方中心开展处方流转。
3.科技服务
国际研发合作。搭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开放共享研发和检验检测资源,鼓励各类科研机构依法推进仪器设备、实验环境、标准物质等要素资源的社会共享共用。探索“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打造国家对外科技合作创新高级别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深入开展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推进政策迭代升级。扩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购、订购等非标采购,支持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产品研发和示范应用,推动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体系。鼓励各重点园区全方位完善服务,依托中关村科创硅谷孵化器、中关村海外科技园、中关村国际孵化园等载体,探索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及时总结标准化创新实践成果,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国家标准。支持成立科技类国际标准组织和产业联盟组织。
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集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资源,加大案件繁简分流、诉调对接、在线诉讼等工作力度,打造基础设施完善、服务配套完备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功能区,对经营主体提出的知识产权相关救济请求,在申请人提供可合理获得的证据并初步证明其权利正在受到侵害或即将受到侵害后,依照有关法律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协调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有效衔接,健全联合惩戒机制。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为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探索建立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海外知识产权重大事件快速响应和纠纷信息通报研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纠纷应对指导服务。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引导创新主体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运营,探索推进重点产业领域专利池构建和市场化运营。构建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专业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评估机制,探索优化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发挥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作用,完善专利开放许可运行机制,打造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鼓励外国专利代理机构等境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设立常驻代表机构。
国际化专业服务。依托海淀仲裁庭审服务中心,积极为企业提供仲裁咨询服务,为国内外仲裁机构和商事调解组织提供仲裁庭审服务。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完善域外法查明平台,明确涉外纠纷法律适用规则指引。建立完善涉外律师人才库。支持外商独资设立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二)探索创新要素全环节改革新模式
1.人才要素
促进自然人流动便利化。配合市级部门动态完善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健全配套支持政策。争取国家和北京市支持,为科研人才及其辅助人员提供签证和停居留证件办理便利,允许按需办理往来港澳有效期3年的多次商务签注,企业商务签注备案不受纳税额限制。允许在地外商投资企业内部调动专家的随行家属享有与该专家相同的停居留期限。对拟在海淀筹建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外国企业相关高级管理人员,签发2年以内有效的签证或居留许可,且允许随行家属享有与其相同的停居留期限。探索对外国人办理来华工作许可需提交的部分材料进行告知承诺制,全面推广外国人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两证联办”。深入实施“海英计划”升级版,加快聚集科创金融服务人才、创业服务人才、知识产权服务人才、财务法务及战略咨询服务人才、技术转移服务人才等科技服务人才。适当放宽优秀外籍青年、留学生在京工作条件,对海淀区用人单位聘用的优秀外籍毕业生(包括产业发展急需的STEM专业外籍毕业生),免除2年以上工作经历要求,促进海淀区优秀外籍留学生“就地转化”。探索优化在海淀外籍人才薪资收入汇出业务办理模式。
2.资金要素
充分发挥北交所服务中小企业作用。发挥海淀区上市公司和高成长企业聚集的领先优势,支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结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围绕企业科技研发、技术引进、投资并购等关键环节开发信贷、担保、供应链金融等专项业务,配合北京证券交易所制定股票发行、上市、交易等业务规则,适度放宽对北交所上市企业贷款融资的担保要求。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上市的中小企业发展,探索完善普惠金融政策业务考核体系,为海淀区创新型中小企业丰富直接融资渠道、提供全时全链服务保障。
放宽对跨境创新活动的资本管制。争取市级支持,进一步扩大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范围,将更多海淀头部科技企业和区域内央企纳入试点。支持企业开展跨境融资,海淀全域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可在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支持企业进口支付的人民币在境外直接购汇后支付给境外出口商。允许真实合规、与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所有资金依法依规自由汇入、汇出且无迟延。
进一步提升全球创业投资中心建设能级。做强“海淀创新基金系”,支持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与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市场化合作,依法依规为被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发挥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基金、科学家基金优势,丰富拓展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海淀模式”。进一步推动外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试点举措深化,支持海淀区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设立境内外私募平行基金、申报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境外投资(QD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境内投资(QFLP)试点。引导社会资本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股权融资,完善股权投资退出机制,鼓励证券公司、专业服务机构依托北交所、新三板开展业务,参与服务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
形成高规格投资自由便利体系。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领域外,试点“一照多址”、“一证多址”。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结合海淀特色产业定位,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100%全程网办,新业态、新模式涉及的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探索多行业“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形成健全的行业综合许可制度。试点建立企业标准化住所(经营场所)数据库,免于提交住所产权登记材料。以信用承诺制为基础构建“极简审批”模式,优化投资项目全周期审批流程。探索形成适应城市更新、老旧厂房园区改造的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新机制,实现“验收只去一次”。积极承接外商投资设立演出场所、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的审批权。打造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体系,为高频事项提供综合服务和办事指南。
3.数据要素
强化数据贸易国际规则对接。建设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探索在DEPA框架下,加强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推动相关国际规则制定,争取在数据跨境传输、数字产品安全检测与认证、数据服务市场安全有序开放等领域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为DEPA谈判贡献海淀案例、海淀力量。支持企业利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等平台,加强与DEPA成员方在数字身份、数字包容性、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根据国家部署或经批准后,探索以海淀作为全国增值电信开放压力测试区,取消信息服务业务(仅限应用商店,不含网络出版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仅限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等增值电信业务外资股比限制,研究适时进一步扩大增值电信业务开放,健全事中事后监管、风险防控体系。遴选优秀企业参与“访问国际学术网站试点工作”、北京市跨境数据流动安全试点工作,围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试点等形成一批案例,探索建立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打造数字贸易服务平台。聚焦重点园区现有服务平台,链接多方资源,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宣传展示、信息共享、海外推介、资源对接等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订单贷款、出口买方信贷等符合数字贸易企业需求的融资服务。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搭建一批数字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培育数字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监管创新+场景供给+示范带动”多措并举,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云上会展等产业,引导实体企业更多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鼓励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等数字文化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IP和企业品牌,推动数字文化产品“走出去”。依托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快推动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效益、高附加值转型升级,提升外包企业数字化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模式,促进外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
4.商品要素
创新推进“四区”优势叠加的中关村综保区建设。高质量建设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促进区内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高效便捷利用国际资源,提高研发效率。
优化跨境贸易监管服务模式。探索对通过海关高级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口自用列入海关法定检验的设备和料件(动植物及其产品、卫生检疫特殊物品等涉及检疫的货物,成套设备、旧机电、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质量安全风险较高的货物除外),试行“合格保证+符合性验证”的检验监管模式。支持合规制度运行良好的企业对特定两用物项申请通用许可,实现一次办理、一年内多批次进出口。对于进口、分销、销售或使用大众市场软件(不包括用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软件)及含有该软件产品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将转让或获取企业、个人所拥有的相关软件源代码作为条件要求。
大力培育新型贸易业态,促进产业和城市能级提升。紧抓RCEP生效机遇,开辟RCEP惠企服务通道,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确保高级认证企业用足用好各项通关便利政策。对于无海关布控查验的货物,建立“最多48小时”快速通关模式,对易腐医药研发制剂等“最多6小时”放行。创新发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鼓励银行探索优化业务真实性审核方式,提高诚信合规企业贸易结算便利化水平。支持跨境电商等健康发展,促进更多电商平台便捷利用专利权评价报告。加快促进国际消费与国际贸易双驱动,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买手店、定制中心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制度集成创新。切实形成以企业诉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需求、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为靶向的制度创新闭环管理机制。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加强“首单”、“首例”突破,定期总结评估制度创新经验,争取向全市、全国复制推广。加强与京津冀地区自贸试验区、综保区制度创新联动。
(二)发挥重点园区作用。以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为核心,以中关村软件园等重点园区为依托,调动海淀全域各园区积极性,围绕功能定位、主导产业、体制机制、招商体系、园区服务、宣传推介等,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激发园区活力与动力。
(三)完善投资服务网络。巩固强化“一库四机制”和“六单管理”,不断提高项目落地推进效率、提升招商层级。借助国际商会、国际专业服务机构力量,组织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制度招商、功能聚商、开放引商、服务亲商,引进落地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
(四)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切实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风险防控和处置机制,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
本站(华夏泰科)部分信息来源于有关部门官方公示信息,本站进行整理发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权,请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关于对《北京市昌平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的公告
关于对《昌平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的公告
2024年北京市工程咨询单位乙级资信评价(含预评价)结果公示
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申请工作(第四批)的通知
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关于就《专利代理委托合同示范文本(征求意见稿)》等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关于对海淀区2024年度第8批拟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进行公示的通知
TOP
客服
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