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现将《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及说明全文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以便进一步研究、修改后提请市政府审议。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
2023年7月28日至8月28日。
二、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信函、传真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意见和建议:
1.信函:邮寄至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常州市司法局地方立法处,邮编:213022;请在信封上注明“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立法建议”字样。
2.传真:发送至0519-85681627;请在首页注明“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立法建议”字样。
3.电子邮件:发送至电子邮箱zqyjfk@163.com;请在邮件主题注明“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立法建议”字样。
三、公开征求意见的反馈
对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市司法局将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并以适当方式进行反馈。
特此公告。
常州市司法局
2023年7月28日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草案)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先进制造
第三章 创新发展
第四章 经济应用
第五章 城市应用
第六章 服务与保障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率先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建成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促进新能源领域提升产业规模、强化技术创新、扩大推广应用、营造发展生态的相关活动。
第三条(政府职责)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新能源之都建设工作的领导,将新能源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新能源产业发展统筹推进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常州经济开发区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做好新能源之都建设的促进工作。
第四条(部门职责) 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实施、协调、督促本行政区域内新能源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共同推进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推广应用。
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新能源产业布局,推进实施新能源产业发展重大工程和项目,制定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科技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本行政区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工作。
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本行政区新能源产业项目招引,扩大新能源产品消费,打造新能源消费品牌。
其他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新能源之都建设相关工作。
第五条(社会推动) 鼓励和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产业联盟、基金会及新能源相关行业协会等组织和个人参与新能源之都建设的相关活动。
第六条(品牌城市) 建立和完善制造生态、创新生态、金融生态、应用生态为一体的新能源城市评价标准体系,推动品牌赋能、政企联动、产城融合,提高城市能级,唱响新能源之都城市品牌,打造品牌城市。
第二章 先进制造
第七条(产业发展)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围绕风光发电、动力及储能电池、能源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快产业集聚,巩固发展优势。在新材料、储能、氢能与半导体等前沿技术领域加快前瞻布局,完善储能产业链条建设,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常州“氢湾”建设。
深入实施新能源领域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新能源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第八条(产业规划) 市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应当加快编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目标、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等。
编制规划应当突出本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其他规划相衔接。
第九条(产业招商)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环节建立新能源产业招商机制,构建招引生态网络,瞄准头雁、头部企业、重点项目和重大功能性总部项目,制定实施年度重大项目引进计划,开展科技招商、专题招商、平台招商和价值链招商等。
第十条(产业链建设)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围绕产业目标,统筹协调产业链整体发展,加快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鼓励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联合体,开展协同创新,支持建立产业链供需对接和配套协作机制,不断完善本地配套供应链体系。
鼓励上市企业本地投资,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建立产业集群梯次培育发展体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支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光伏领域内企业开展废旧产品集约化梯次回收利用,探索建设大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区域综合服务中心站。
第十一条(供应链金融) 地方金融主管部门鼓励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与产业链核心企业、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加强信息共享,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构建上下游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和信用评估、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产业链整体金融服务水平。
第十二条(重点企业)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鼓励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本市龙头企业发挥品牌和技术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矩阵,支持通过转型升级、项目招引、战略合作、兼并重组、股改、上市等方式,加快企业集团化、国际化进程,打造世界级科技领军企业。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全面实现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鼓励中小企业积极融入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链。
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企业梯队培育提优计划,建设卓越制造企业群体。
第十三条(绿色制造)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构建现代绿色生产体系,推动绿色制造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和绿色化改造提升,推动重点企业试点开展产品碳排放对标和碳足迹认证,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支持工业园区和先进制造业集群绿色发展,培育绿色制造服务体系,支持产融合作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第十四条(质量品牌) 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实施新能源产业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制度。
鼓励新能源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预警与保障、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等制度,大力发展优质制造,支持企业加强品牌保护和维权。
第十五条(现代服务) 交通运输管理主管部门应当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动长三角物流中心建设,强化新能源产业物流支撑,畅通运输渠道,降低物流成本;海关主管部门应当提升口岸服务功能,助力新能源产业海外拓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鼓励新能源企业开展相关产品检验检测以及认证平台建设,支持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水平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品牌培育、发展、保护机制,打造新能源产品检验检测基地。
第三章 创新发展
第十六条(创新人才) 人才工作部门应当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新能源产业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和保障制度,加快新能源领域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畅通引进绿色通道,将引进的高层次、高技能以及紧缺人才纳入人才支持政策范围。
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快新能源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一批新能源领域的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新能源学院。
第十七条(创新载体) 科技主管部门应当推动建设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支持新能源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在关键材料、检测装备和高端制造方面打造研发平台,加快构建以多种创新平台为骨干、梯次衔接的新能源领域创新平台体系,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第十八条(产学研合作)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组织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校企联合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设一批新能源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成立市级产教融合联盟,统筹协调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体工作。
支持建立有利于促进新能源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促进创新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第十九条(创新主体)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支持大型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在产业链全链条拓展协同研发。
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和省市新能源科技计划项目,推动新能源领域的优质人才团队、创业项目、科技企业加速集聚,壮大新能源领域创新型企业集群。
第二十条(标准创新)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支持本市新能源企业开展标准提升行动,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推动标准体系国际互认,形成一批技术自主的新标准。
支持推动地方标准申报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支持依法制定新能源产业相关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第二十一条(技术创新) 科技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和实施科技计划,深化“揭榜挂帅”,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推行实施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赋予首席科学家在所负责研发项目上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使用权、资源调度权。
科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设工业基础数据库,定期发布新能源产业基础领域技术攻关目录。
第二十二条(模式创新)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支持企业发展综合能源服务,推进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业态、新技术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实现新能源领域数字化管理。
鼓励新能源企业利用全国布局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支持购售电公司为本市企业提供绿电交易服务。在电网保供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对消费绿色电力比例较高的用户在实施需求侧管理时优先保障。
探索可再生能源场站“隔墙售电”交易,支持分布式电源开发建设和就近消纳,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引导建立工业绿色微电网。
第二十三条(金融创新) 地方金融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大信贷供给,降低融资成本。加快创新用能权、合同能源管理收益权等抵质押贷款产品,创新采用直租回租相结合、融资租赁+工程总承包等模式。
设立金融租赁基金、并购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发行绿色企业债、公司债、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资。
创新保险机制,建立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通过补充资本金、代偿补偿、保费补贴、业务补助等方式,扩大融资担保业务的规模、降低担保费率。
第四章 经济应用
第二十四条(推广应用)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支持新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生产中的推广使用,对当年度新列入省重点推广应用目录的新技术产品及优秀应用场景给予政策支持。
推动“两湖”创新区建成新能源生产应用示范基地,扩大新能源在本市区域内生产中的应用,逐步实现生产方式的绿色化。
第二十五条(绿电保障) 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要求,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持续优化用电结构,提高绿电比例。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引入绿电资源,为企业绿电消费需求提供支撑。鼓励企业消纳自产的绿电。
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应当提高电网绿电接入能力,降低光伏项目并网成本。
第二十六条(太阳能应用) 发展和改革等主管部门应当推动太阳能与建筑深度融合发展,推广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支持既有建筑物光伏光热改造,鼓励新建建筑与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鼓励推广建筑电气化技术应用。
第二十七条(氢能应用) 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应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氢站建设,保障氢能制取、储存、配送、运输、加注等全产业链协调发展,探索氢能在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规模化应用,鼓励重载及长途交通运输、分布式发电及综合能源等领域氢能示范项目建设。
第二十八条(储能应用) 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应当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鼓励储能领域企业在电源侧、用户侧和电网侧等场景应用,开展风光氢储、风光火储、光储直柔、云储能、共享储能等新模式新业态应用。
第五章 城市应用
第二十九条(生活应用) 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应当统筹推进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新能源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光伏电池见板率、充电桩见桩率、新能源汽车见车率,全面实现生活方式低碳化,提升新能源之都的辨识度、显示度和感受度。
党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公共企事业单位应当优先购买和使用绿色新能源产品。
第三十条(示范应用) 市人民政府应当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绿色制造体系、低碳生活体系、零碳经济体系,将“两湖”创新区打造成国家碳中和实践先行区和践行低碳城市理念示范区,探索常州城乡建设的绿色生态新模式。
强化新能源示范应用,鼓励绿色低碳特色区建设,建设新能源应用示范工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和美丽乡村。
第三十一条(优化应用环境) 发展和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交通运输管理、城市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国网常州供电公司等主管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职责范围,加快推进城市智慧停车系统建设,落实停车收费管理办法及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降低公共充电设施收费价格,制定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年检优惠政策、重点领域新能源汽车路权、以及公共充电设施专用标识,出台新能源汽车充电泊位管理规范。
第三十二条(新能源汽车使用)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新能源车辆,推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除应急保障等特殊用途车辆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新增及更新公务用车应当全部使用新能源车辆。
第三十三条(充换电设施建设) 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充换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依据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充电基础设施规划与电力、交通等规划一体衔接, 公共领域充换电设施应建尽建,加快老旧居住区电力扩容,推进居民小区充换电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私桩共享模式。
第三十四条(车联网建设) 鼓励新能源汽车与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实现融合发展,支持建设符合国家要求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示范区,开展多场景、多类型的测试应用,开展基于电网、储能、分布式用电等元素的新能源汽车运营云平台试验,促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双向互动,探索电动汽车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等新模式。
鼓励开展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示范运营、商业化运营等创新应用活动。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推进道路基础设施、交通标志标识的数字化建设和改造。
大数据管理主管部门应当围绕“算力、数据、算法”研发与应用,构建公共算力基础设施,面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提供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
第六章 服务与保障
第三十五条(组织保障)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年度发展目标、新能源产业培育和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推动产业发展重点任务和责任落实,以及需要联席会议研究、协调解决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六条(财政支持)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资金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建立健全以股权投资、财政贴息、各类奖补为主的激励型财政支持机制。
第三十七条(咨询机制)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组织等单位专家组成的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专家咨询机制,为本市新能源城市发展重大战略、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第三十八条(政务服务)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土地供应、电力接引、能耗指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立项与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排污许可审核等方面优先保障新能源产业发展。
加强新能源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涉企政策一站式发布平台。
第三十九条(合规指导) 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新能源企业合规行政指导,制定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行政处罚指南,推动建立常州市企业合规建设促进中心和新能源产业仲裁机构,开展企业合规师培养培训及人员能力验证工作。
第四十条(知识产权) 市场监督管理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实施知识产权强链工程,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设,推动新能源领域专利导航,组织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培育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完善新能源领域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机制,支持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推进涉外维权,指导新能源企业解决海内外知识产权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第四十一条(宣传推广)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支持举办新能源领域的国内外展览、赛事、论坛等活动,持续举办有影响力的产业盛会、科技盛会、交易盛会,打造常州世界新能源博览会品牌,搭建新能源经济展示、交易、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四十二条(审慎监管) 市、县级市(区)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建立新能源产业创新创业容错机制,对新能源领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施行时间) 本条例自2024年 月 日起施行。
附件2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率先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建成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市工信局起草了《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现对《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草案)》的必要性
新能源之都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常州实际,围绕重振产业雄风、再创城市辉煌这一历史使命,统筹谋划提出的时代命题。当前,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全国的新趋势、新共识,国内各城市间的新能源产业竞争将愈加激烈,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将进入新的维度。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必须居安思危,全面巩固基础优势,不断拓展创新优势。通过立法确定的政策有着位阶高的优势,可以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因此,我市有必要制定出一部善治良法,为建设“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实现常州城市能级跃升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目前,在国家层面还没有新能源产业相关立法。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将《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从预备项目调整为2023年的正式项目,并确定为上2024年人代会审议的法规项目。《条例》的制定和出台将有利于我市锚定新能源产业赛道,高效率推动新能源在“发、储、送、用、研”等环节的融合发展,实现全社会各领域新能源应用渗透率在全国领先,也有利于重点聚焦新能源产业集聚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推广应用进一步深入,把常州打造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新能源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应用高地,不断提高城市能级,唱响新能源之都城市品牌,打造品牌城市。
二、《条例(草案)》的起草过程
2023年2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人民政府联合成立了立法专班,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韩九云,市政府副市长徐华勤担任双组长,统筹推进条例制定工作。市工信局作为条例起草的牵头业务单位,制定了《条例立法起草工作方案》,成立了由严德群局长任组长、五位副局长任副组长的立法起草领导小组,以及由许程伟副局长任组长、由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及有立法经验及熟悉新能源产业的政府智库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的立法起草工作小组,具体承担《条例》起草工作。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制定了《条例》立法起草工作计划,明确了起草的序时进度,进行挂图攻坚作战。
二是对起草小组成员开展多次内训,通过专题讲座,全面了解新能源产业及其相关领域知识,并组织学习《常州市地方性法规汇编》等法律法规,严格遵循地方立法流程。
三是根据立法要求,围绕新能源产业,利用各种资源及渠道广泛收集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各类专业报告,通过汇总分类,遴选出与新能源产业关联度较高的部分,形成了《立法政策法律依据汇编》和《立法参考资料汇编》。
四是编制了《立法调研计划》,研制调研提纲和问卷,先后实地走访本市板块和相关新能源企业,开展大范围立法调研,力求掌握全面系统的第一手资料,在摸清楚产业发展遇到哪些问题、企业有什么期盼上下功夫,以找准地方立法的切入点。同时起草小组还专门到深圳、东莞、佛山三个城市调研新能源产业发展及应用推广情况,为《条例》起草提供有益的借鉴。
五是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工作小组编制了《条例(草案)》框架草稿3版,并通过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最终形成了目前的《条例》框架。
六是起草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开展《条例(草案)》起草工作。初稿形成后,围绕“立法助推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主题,多次组织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听取市相关职能部门、新能源企业代表、人大代表、法律和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意见建议;并多次召开内部的碰头会、研讨会进行修改完善,《条例(草案)》数易其稿最终成目前版本。
三、《条例(草案)》主要框架和内容
《条例(草案)》由七章共43条组成,对常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等方面的问题作出了规定和要求。主要包括总则、生产制造、科创新发展、生产应用、城市应用、服务与保障、附则。
第一章总则,确立立法目的、适用范围,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在促进常州新能源产业,推动新能源之都建设中的职责,鼓励支持全社会推动,打造品牌城市。
第二章先进制造,对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进行总体布局,立足“壮本”和“育新”,围绕全面巩固基础优势,不断拓展创新优势,对新能源产业规划、产业招商、产业链建设、供应链金融、重点企业、绿色制造、质量品牌以及现代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第三章创新发展,从创新人才、创新载体、创新主体、产学研合作及标准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八个方面进行了规定。
第四章经济应用,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支持新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生产中的推广使用,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并在绿电保障、太阳能应用、储能应用、氢能应用等方面作了规定。
第五章城市应用,规定了扩大新能源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光伏电池见板率、充电桩见桩率、新能源汽车见车率,全面实现生活方式低碳化。同时围绕示范应用、优化应用环境、新能源汽车使用、充换电设施建设及车联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第六章服务与保障,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从组织保障、财政支持、咨询机制、政务服务、合规指导、知识产权、宣传推广、审慎监管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为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新能源之都建设提供坚实的服务和保障。
第七章附则,对《条例(草案)》的实施时间作出规定。
四、《条例(草案)》的重点与特色
(一)突出发展理念
条款遵循了国家“双碳”战略和新能源发展政策导向,进一步突出城市发展理念,引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变革,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如在总则中提出了“率先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其他条款中也明确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低碳化,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二)注重品牌宣传
条款中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制造生态、创新生态、金融生态、应用生态为一体的新能源城市评价标准体系,推动品牌赋能、政企联动、产城融合,提高城市能级,唱响新能源之都城市品牌,打造品牌城市。通过扩大新能源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光伏电池见板率、充电桩见桩率、新能源汽车见车率,提升新能源之都的辨识度、显示度和感受度。通过持续举办有影响力的产业盛会、科技盛会、交易盛会,打造常州世界新能源博览会品牌,提升知名度。
(三)构建制造生态
条款中规定了围绕风光发电、动力及储能电池、能源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快产业集聚,编制产业规划。通过加强产业招商和产业链建设,开展协同创新,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发展供应链金融,做强做大做优重点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推动绿色制造,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完善现代物流及产品检验检测、认证等现代服务等方面,构建制造生态,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四)强调创新发展
条款中提出了加强创新人才建设,建立创新平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围绕标准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金融创新,营造新能源产业创新生态,推动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
(五)谋划前瞻布局
新能源产业领域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条款中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如在产业发展提出“在新材料、储能、氢能与半导体等前沿技术领域加快前瞻布局,完善储能产业链条建设,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常州“氢湾”建设”;在产业链建设方面,提出“探索建设大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区域综合服务中心站”;在推广应用方面,提出“引入绿电资源,为企业绿电消费需求提供支撑。”“积极探索私桩共享模式”“探索电动汽车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等新模式”等。
(六)强化推广应用
《条例(草案)》安排了两章专门对生产和生活应用进行了规定,强化对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在生产应用方面,提出对当年度新列入省重点推广应用目录的新技术产品及优秀应用场景给予政策支持,推动“两湖”创新区建成新能源生产应用示范基地;持续优化用电结构,提高绿电比例,并规定了太阳能、氢能、储能等方面的应用。在城市生活应用方面,提出统筹推进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光伏电池见板率、充电桩见桩率、新能源汽车见车率,在“两湖”创新区、工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和美丽乡村建设新能源应用示范区,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推动充电桩建设、车联网建设和新能源汽车使用。
(七)破解发展难点
针对新能源产业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及新能源之都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结合新能源企业面临的一些痛点、难点,酌情在条款中能尽量体现规范某一方面内容或者解决某一方面问题。如针对本地产业链配套方面的问题,提出“支持建立产业链供需对接和配套协作机制,不断完善本地配套供应链体系”“鼓励上市企业本地投资”;针对企业协同发展问题,提出“支持大型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在产业链全链条拓展协同研发”;在支持企业融资方面提出“设立金融租赁基金、并购基金”“发行绿色企业债、公司债、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资”“建立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实行保险代偿补偿方式”等。另外在用地、电力接引、能耗指标、环保基础设施、规划环评等方面优先保障新能源产业发展。通过立法来加强一些制度供给,以推动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八)体现地方特色
《条例(草案)》在内容设计上充分彰显常州新能源之都的标识,体现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特征,与常州城市定位、发展实践相符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如《条例(草案)》生产制造、生产应用和城市应用部分均立足常州新能源“发、储、送、用”四个环节的现状及优势来进行规定的,并对宣传推广常州新能源之都,提高辨识度、显示度作了规定。条款中提及的“‘两湖’创新区”“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常州‘氢湾’”“世界新能源博览会”等,也都体现了常州地方特色。
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
本站(华夏泰科)部分信息来源于有关部门官方公示信息,本站进行整理发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权,请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TOP
客服
电话
微信